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。100年初心不变,100年砥砺前行!在100年里,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奋勇前行,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。
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,自4月12日起,我们每周以故事的方式开设“百年党史小故事”专栏,以党历史中鲜为人知的故事为纲,讲述历史背后的非凡往事。
百年砥砺初心如磐,百年大党风华正茂。
本周我们带来的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故事。
1956年,当人们把李坤泰和儿子的照片,与赵一曼和宁儿的照片对起来的时候,当年的宁儿已经28岁了,他叫陈掖贤,他终于知道,自己的母亲就是抗日英雄赵一曼。在烈士纪念馆里,他抄下了母亲的那份遗书。回到家,陈掖贤用钢针在自己的手臂上刺下了三个字,“赵一曼”,这三个字陪伴了他一生。
赵一曼,原名李坤泰,1905年出生在四川宜宾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,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九一八事变后,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。1935年的一个冬天,在与日军的作战中,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中弹,在昏迷中被俘。在狱中敌人对她动用了一切酷刑:竹签一根一根地扎进指甲缝里,再一根一根拔出来,换成更长的签子,再扎进指甲缝里;铁签烧红后扎进指甲缝里,最后把翘裂开的手指甲、脚趾甲一片一片拔下来;不断地用蘸着粗盐的鞭子抽打手腕和大腿上的伤口,这些伤口深可见骨......
 |
赵一曼和宁儿唯一的一张合影 |
赵一曼脸色灰白,冷汗涔涔而下,未发一声呻吟,昏迷过去,审讯室里充满了刺鼻的皮肉烧焦的糊味。但敌人什么也没有得到,直到她牺牲。敌人无论用什么手段都没能摧垮其坚强的意志。
1936年8月2日,敌人将赵一曼押赴刑场,行刑前,她用没有指甲的手,给自己年仅8岁的儿子写了一封家书:
“宁儿,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,实在是遗憾的事情,母亲因为坚决的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,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。宁儿啊!希望你,赶快成人,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。在你长大成人之后,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,是为国而牺牲的!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,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。”

这封家书充满了赵一曼对儿子的歉疚和期望。赵一曼之所以写下这封家书,是为了保护亲人免遭敌人的追捕和迫害,在她牺牲前的最后一刻,她始终没有透露自己和儿子的真实姓名。家书中,她对儿子的爱,却是深沉、伟大而真实的。
中国人民将永远牢记民族英雄赵一曼的英雄事迹,她既是一个普通的母亲,也是一名热血的爱国者,更是一名伟大的共产党员!